电话:18102818598
广东职场网欢迎您! 手机端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面试秘籍

这份高考综评面试秘笈,请收下

来源:广东职场网 时间:2021-10-11 作者:广州红树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量:

昨天晚上,沪上综评招生各院校陆续公布入围名单。

8月3日、4日,各高校将开展综评面试。

今年综评面试占最终分值的15%,不管分数如何,考生总要尽量提高面试表现。

不谈逆袭别人,至少不被别人逆袭吧。

如何有效提高面试表现

综评面试有一些随机因素,如抽签专家的特定领域、题目覆盖范围广等,因此不像笔试的成绩是相对稳定的,可能有一定的波动性。

但这并不意味着面试无法准备,恰恰相反,完全可以做好充分准备,从容应对各类面试场景。

首先,面试从本质上是一门测量能力倾向的科学,既然是科学,那就有规律可循。

其次,面试专家也是活生生的人,也有丰富的情感,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技巧有助于提高面试成绩。

再次,面试专家可能是某一领域专家,但并不是公司的专业HR,很多并没有掌握专业的面试技术,有时也凭印象和感觉打分。

那么,提高面试成绩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呢?

一是做好充分准备。将各类面试可能考察的范围,提前做好功课,分门别类做好笔记,做到了然于胸。对于时事政治、社会热点多加关注,学会从多个维度分析问题。

二是模拟。从面试问题、面试场所到面试专家,尽量模拟真实的面试环境,通过模拟发现问题、及时调整、建立自信,这就和体育比赛之前多打热身赛一样的道理。

考生可以在学校场所、找不熟悉的老师来模拟面试的场景,尽量不要选择熟悉环境(如家里)、熟悉人群(如父母)。如有充裕的时间,可以录下来,通过回放,来找到薄弱环节,作针对性的改进。

当然,如果有条件,请专家模拟面试,效果更好。

面试中交流的要点与技巧

1、面试基本原则

谦逊不谦卑,自信不自大;

真诚不虚伪,尊重不献媚;

庄重不呆板,放松不随意;

全面不骑墙,主见不偏激。

2、简历要实事求是

面试会针对考生简历中的一些经历和特长作针对性的提问,如果考生有夸大成分,很容易在专家的追问之下露出破绽,从而留下不良印象。因此简历要实事求是,不能为了美化而夸大其词。

3、面试基本思路

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,遵循“是什么——为什么——怎么办”的思路,做到条理通畅,逻辑清晰。

是什么:要直接明了,无需过于详尽。

为什么:要条理清楚。这部分是显示考生水平的关键部分,可以从主观原因/客观原因、直接原因/根本原因、内因/外因等几个维度分析,注意回答的深度和全面性。

怎么办:要有针对性。和原因相对应,提出解决方法,具有可操作性,不可泛泛而谈。

4、不要轻易说不知道

对于没有听说过的问题,或者是只略知一二的话题,不要轻易讲不知道,要让专家看到你的钻研精神。

可以“追问”。礼貌地表示自己没有听清问题,请专家重复一遍,以期从考官的复述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;

可以“尝试后请教”。有什么初步的想法出现在脑海中时,不要害怕没有水准,只要有理有据,让专家明白你的思路,再大大方方向专家请教,说不定专家会进一步启发你。

可以“转移”。老老实实承认答不出来,但表示和这个问题有关的问题有些了解。

5、不要千遍一律

面试中有形的是形式,无形的是思维。过于强调技巧,用套话、空话来应对,这种千篇一律的话,反而是最让专家厌恶的。

面试考察范围

面试的内容千变万化,但总离不开以下这些方面。

1、个人及家庭生活类

因为专家可以提前拿到考生的基本资料,有些高校已经取消了自我介绍环节。还有些高校会保留这个环节,但有时间限制,考生需要快速、简洁地介绍自己。为了保证公平,不少高校要求考生不能说出高中学校和个人名字。

这个环节主要考察个人的特点(爱好、优缺点、性格、价值观、人生态度、人际关系、能力、自我评价)、经验(家庭生活、社会生活经验)。题目有直接设问型和情景假设型两类,例如:

说说你的父母对你的影响有哪些方面?

你的某样兴趣爱好(体育、艺术),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?

如果你看中某样东西,但是父母不给你买,你会如何对待?

2、高中学习生活类

结合考生个人材料,考察考生高中期间的学习、集体活动、社会实践、学生干部、志愿者和人际关系状况。例如:

你高中阶段印象最深的一次考试是哪次?为什么?你高中阶段担任班干部时,最难处理的一件事情是什么?

你高中阶段最喜欢(讨厌)的老师(同学)是谁?为什么?

3、报考学校、专业类

主要考察考生对于报考学校和相应专业的看法、原因、规划等。例如:

报考高校的校训是什么?如何理解?

你认为报考的专业将来可以从事哪些职业?

假如你被学校录取,却调剂到了不喜欢的专业怎么办?

4、自我发展类

主要考察考生对未来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定位,例如:

假如穿越到20年后,你希望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?

如果你考研成功了,但是突然面临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,你怎么办?

你正准备要孩子时,面临一个很好的出国进修机会,怎么办?

5、思维能力类

这类问题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,以及发散思维、创新思维、批判性思维能力,这种问题有时方法比答案更重要,例如:

一只蚂蚁从10层楼上掉下来会不会摔死?

在有生之年,如何将活的物体送到一千光年之外?

从仿生的角度看,你可以根据跳蚤研发出什么产品?

6、知识考查类

知识性的考查因为涉及的面较宽,知识的层次往往也超出了高中的水平,要完全回答好不太容易。现在往往更侧重于考查考生报考方向的一些知识储备。例如:

为什么送人乘飞机时,一般不说一路顺风?(理工)

说出WT、 IMF、OECD、OPEC等国际组织的全称及中文译名?(经管)

说出三个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及其主要作品。(人文)

7、时事政治类

主要考察考生对近期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等时政热点问题的了解和看法。例如:

欧洲难民主要来源于什么地方?

如何看待英国脱欧现象?

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来源是什么?

8、社会热点类

主要考察考生对于非时政类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,包括事件、人物,也包括一些有争议的话题,从中考察考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角度的多元化。例如:

你如何看待电影明星的高片酬现象?

你如何看待医闹或殴打医生现象?

你如何看待网红直播打赏或带货现象?

9、道德价值类

这类问题往往设置一个情境,请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作出选择,从答案中投射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观。无领导小组讨论中也经常使用此类题目。

如果穷人区和富人区同时失火,作为消防队长的你会先救哪一边?

有校长倡导学生给父母洗脚,你怎么看待?

如果拷打一个嫌犯可以避免一次危及数千人生命的恐怖袭击,你会怎么做?

10、现场生成类

此类型问题较少,主要结合现场情况设问,当然也包括在考生回答问题基础上的灵活追问。

如果你昨天的笔试成绩没过关,今天给你一分钟时间,你如何补救?

如果你是考官,你最欣赏(讨厌)考生的什么特点?

你同意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”这句话吗?

面试中的非语言交流

面试中的信息交流,表面看是语言交流,实际上很多非语言信息,如外貌、眼神、表情、服饰、语音、肢体动作等同样产生巨大的影响。

相比于语言信息本身,非语言交流更能体现出考生的信心、兴趣和积极向上的面貌,这也是绝大部分面试考官想要得到的信息。

(一)、外貌与服饰

虽然外貌大都是遗传的,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适当的设计,来塑造更好的形象,一方面能体现出自信,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尊重和礼节。

1、着装

对于参加高考面试的考生来说,如何着装并没有定论,从上装、裤子、鞋子、袜子等,都要和年龄相符,既不能太花哨,也无需太昂贵。

如果硬要说标准,那就是整洁朴素,大方得体,体现出青春朝气,适合自身的身体条件。

2、发型与化妆

虽然在多元化时代,但保险的做法还是传统的发型与简单的妆容。

对于中学生来说,男生的平头、女生的马尾巴,永远不会出格。

如果是女生,可以适当化些淡妆,切不可浓妆艳抹。

至于饰品,可以和服装搭配丝巾围巾之类,其余的尽量简洁。

个人卫生就不多讲了,一定要显得干净清爽!

(二)、目光与表情

1、目光

俗话说: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面试中目光接触是沟通非常重要的内容。

明亮而坚定的目光,和考官的对视,是真诚、信心的体现,也是最有效的交流。

如果眼神飘忽、躲闪,会让考官感觉到这是一位没有信心、没有安全感的考生。

但是,注意不要一直盯着考官直视直视,会觉得太尖锐,而且没有礼貌。

如果有几位考官,需要注意扫视不同考官,当然主要注意力可集中在发问的考官身上。

2、表情

放松自然的表情,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。

而微笑,是最重要的表情,传递了一种友好、亲切的感觉,能拉近与考官的距离。

最好的微笑方式就是嘴角两两侧微微上翘,显得自然而不做作。

当然在面试过程中根据内容要适当调整表情,某些时候做个滑稽的表情如鬼脸,说不定会更加生动,让考官更加喜欢你。

(三)、肢体语言

肢体语言贯穿面试全过程,从进入、坐下、到离开的礼节,到面试过程中的互动。

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保持身体的正直和稳定,这样会体现你的自信与教养。

1、手

手是人类最灵活,也是传递信息最多的躯体部分。

有的考生在面试时由于紧张和不适应,会感觉手不知道往哪儿放,或者无意间做些拽衣角、摆弄纽扣、拨弄头发的小动作,会显露出焦虑情绪。

面试时上臂自然放松,前臂可抬起,放在胸腹部附近。

配合面试内容,手臂可适当活动,来加强语气,但不能过于夸张。

2、脚

脚离大脑最远,也最容易被忽视。

如果是站姿,需要保持身体的直立,并且尽量昂首挺胸,展现自身信心。

坐姿面试时应当双腿平放,一般与肩同宽,保持坐姿端正。女生如果穿裙子可以适当向一侧倾斜。

两腿夹得过紧、不断交换双腿位置、抖动一条腿等等,都会显露出焦虑情绪。

3、头部

头部动作和表情相关联,应和各类表情相对应。

当考官发问时,可适当点头互动,表示认真听讲。

(四)、语言习惯

语言习惯并不是语言交流本身,但是同样反映了考生很多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因素。清晰的发音,配合声调和节奏的抑扬顿挫,能让语言信息传递得更加生动而富有表现力,从而为面试加分!

1、语音

语音当然更多是遗传,但也离不开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。

好听的声音通过模仿和训练来获得,让体内的腹腔、胸腔、口腔、鼻腔、颅腔产生共鸣,音质就会有立体感和穿透力。

面试中的音量适中,根据面试人员和环境适当调整,以考官能听清为宜。

像跨地区的高考面试中,不少考生可能带有方言,也需要注意,尤其要规避方言中拗口难懂的词语。

2、语调

语调就是语言的情绪,通过声调的高低和节奏的抑扬顿挫,能够使语言信息传递得更加生动而富有表现力。

比较得体的语调是有适当起伏而不夸张,自然而不做作。

3、语速

语速方面尚无统一定论,需要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、难易度及对方注意力情况调节语速和节奏。

一般来说,熟悉的内容可以适当加快语速,也表示自身的熟练程度,前提是吐字要清晰。

如果是很重要的,尤其是涉及比较专业的内容,最好语速慢下来,适当停顿,一方面显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另一方面让考官能够深入了解。

4、口头语

面试中要减少使用一些语气词和口头语,如“嗯”、“啊”、“这个”等等,会破坏语境,用多了还会令人生厌。

要练习语言习惯,最好的方法就是录下来听,说不定会被录音中自己熟悉而陌生的声音吓倒。通过听录音发现缺陷,再去针对性改正。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客服服务热线
18102818598
9:00-21:00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红树林教育科技有限服务公司 粤ICP备19148605号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EMAIL:gzhsljykj@163.com

人力资源证: 440114210011

Powered by PHPYun.

用微信扫一扫